2009年黃信吉牧師與高悉音師母在基層福音差傳會的差派下來到了后里眉山社區,設立了眉山基督教會,提供社區內弱勢兒少課後輔導照顧。
2013年成立臺中市助扶關懷協會,讓更多資源湧入,帶給孩子更多機會。
2016年兒子黃仁祈看見母親的辛勞與身兼多職:課輔老師、廚娘、會計、師母,想將自己已習得的教育、設計、提案等專業,成立耕水小子與師母一起帶領后里孩子成長與努力。
採訪耕水小子執行長「二哥」時,一個小女孩拿的 Doritos 跑過來,看著他稚氣的臉龐,有禮貌的一個一個問著二哥及身邊的同行夥伴:「你們要吃洋芋片嗎?」,這就是耕水小子陪伴下的孩子,即便是來自失能家庭的孩子,有禮貌並願意與人共同分享,再多的千言萬語都不如孩子的一個貼心舉動,讓人感受到陪伴的力量。
耕水小子,在台中后里陪伴 30 位弱勢兒少,讓孩子快樂成長、打開孩子生命廣度,看見失敗的價值,在未來成為更好的人。
了解更多請看這裡👉 耕水小子官網
立馬手刀捐款支持💞 募款專頁
耕水小子過去很少使用數位工具,因為耕水小子最重要的元素是人,我們相信就算沒有錢,只要有人一樣可以好好的去陪孩子,真正陪孩子的是人。
直到我們舉辦了一場四天三夜活動,邀請各國及台灣的年輕志工來這裡體驗,其中有一個耕水故事館的活動,內容是講述耕水小子一路到現在的故事,每次最後都會很有感觸的跟志工聊到,什麼都要自己來真的很辛苦,後來參與了聯合勸募計畫,夥伴越來越多,以前擔心沒有『人』的問題慢慢解決。
我們不想只靠別人的捐款或是提案去存活,所以一直都有很多不同的商業模式,除讓孩子學習外,也能經濟自立慢慢創造收入,在這過程當中,慢慢的身邊有跟我們說:「我們也好想參與你們在做的事情,但是我們沒有時間去陪孩子,可不可以透過捐款的方式來參與你們。 」為了讓這些沒有時間卻很想參與的夥伴,我們開始思考使用數位工具的可能性。
在因緣際會下,有一次去台中聽一個資訊公司的說明會,看到社福界的標竿團體使用它們的系統,於是就簽與這間資訊公司合作,使用將近兩年也申請金流並串接,發現所有資料都需要人工去核對,有了科技後卻增加了更多工作,那兩年沒有真的去推什麼功能及應用,唯一只有官網從無變成有,但因為它們的後台連調字體的功能都沒有,只有純上稿,我們只能用純圖片方式去上稿,所以無法做 SEO,一直都沒有太大的功能和成效。
在 2020 年時,我們一位夥伴接到應援業務阿蛋的電話,他說:「我們是新創公司,是兼具CRM管理系統及金流的資訊平台,目前正在推公益市場,希望可以拜訪你們。」當時,我心想真的假的,『一般的平台 CRM 是 CRM,金流是金流,真的可以不用分開嗎?』 我還記得阿蛋打完電話後的下一週就來到我們這裡,我們很幸運遇到阿蛋這麼積極的業務,很快的雙方就展開了合作。
耕水小子跟應援科技展開合作,開始討論網站內文跟架構,我們會將符合耕水小子美感的素材提供給應援,認真的研究網站及功能再確認耕水小子實際的需求後,與應援窗口討論並建置,很快的官網就架設起來,這是一個很棒的過程。應援讓想要以捐款方式來參與的支持者,都可輕鬆透過『耕水小子的官網』以單筆或定期定額的方式來支持耕水小子!
應援一直都有許多功能,耕水有了專職 PM 貞築來處理線上募款及 CRM 支持者管理,從去年九月開始大幅成長,透過後台數據可以看到行銷實際成效,結合關鍵字廣告投放,有適合的素材並找到對應的TA,現在的捐款成效與過去相較大幅成長 30 倍,每月線上募款從只有幾千元到現在的數萬元!
應援備妥 NPO 所需 要的功能,當我們累積到一定能量需要使用時,串起來就可以立刻發揮成效!
為了讓整個捐款資料更完整,目前正在開發的需求是串接Facebook,讓這個渠道的捐款者資訊也能完整,這樣就可以更完整追蹤數位行銷的成效,未來要擴展新的族群、議題或擴大影響力,都會需要這些數據來支撐,目前評估技術上是可行的,在系統串接上會配合meta的改版去更新串接方式,未來將更能更全面掌握數位行銷成效。
專訪結束後,看著耕水小子工作夥伴陪著孩子在《耕水木工坊》旁的空地打躲避球和羽毛球,孩子們大聲的叫著、笑著,發現因為陪伴,耕水小子的工作夥伴和這群孩子們彼此都豐富了對方的生命。
⚡️應援科技一站式捐款平台⚡️
不只能輕鬆建立官網️,也能讓捐款系統完美的融入你原有的網站
CRM支持者管理 / 捐款收據開立免煩惱 / 商城功能(回饋品小物) / 活動售票...等
更多公益募款功能導覽!
想了解更多 OEN 功能應用
歡迎與我們的顧問聯繫,讓OEN協助你輕鬆募款。
電子報